周宁琛道:“多谢皇叔关心,皇叔身体可还好?”
永亲王道:“臣成日里听戏听书,身体好得很,臣这回过来,是为了臣那不成器的逆子。”
永亲王:“这个逆子,一件正事不干,前天当街抢了一个民女,被御史弹劾。臣求皇上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……总好过现在无所事事,不干正事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》》
从前读书的时候周宁叙就不认真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后来在御史院任职,没干两天,就走了。
周宁琛道:“不知皇叔想让朕给世子安排什么职位。”
永亲王叹了口气,“他读书不行,臣想着,能不能去御林军任职?”
周宁琛点了头,“那就先安排在御林军,倘若世子还是……”
永亲王赶紧保证,“皇上请放心,他若敢不去,臣就打死这个逆子。”
周宁琛道: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皇叔也不必太忧心,有您在,世子也能安乐无忧一辈子。”
永亲王苦笑,“他什么样子,臣最清楚不过,只希望他能长点心,这么大人了,该成家立业了。”
“现在世道乱,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……”永亲王道:“云州,皇上有什么打算?再拖,徐燕舟可就打到盛京了。”
周宁琛道:“朕打算御驾亲征。”
————
几天的功夫,宁州豆腐坊已经开起来了,做的有模有样。
门口的“明月楼”牌匾撤下,关上了“豆腐坊”,现在做正经生意,出门感觉都不一样。
按顾妙说的,豆腐坊早上卖早点。
有豆浆豆腐脑,油条和煎饼,一碗豆浆一文钱,一碗豆腐脑两文钱,煎饼六文一个,油条一文两根。
陈掌柜以为卖不出去,结果生意出奇的好。
几个眉眼明媚的姑娘在那儿盛豆腐脑,煮豆浆,摊煎饼,就有人只点一碗豆浆,在雅间坐小半天!
其他人来只能摆小桌子!
后来陈掌柜就定了个规矩,早饭吃完就得走,不能多待。
卖豆腐,三文钱一斤,比不上揽客赚得多,但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数,可比银子好数多了。
一口磨豆子煮豆浆点豆腐,二楼就晒豆干,晾豆皮。